如果土地能够言语,宁夏西海固曾想讲述的,定是数百年的悲怆和忧伤。
这里曾是明代九边重镇之一,唐人记录下的“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这里也曾千山万壑、干旱荒凉,分布着宁夏中南部山区的8个国家级贫困县,被联合国专家认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如今的这里,在生态修复下,已成为绿树成荫的新土地。
上图为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建设初期的资料照片;下图为2018年8月17日无人机拍摄的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从“富庶”到“贫瘠”,从几代人的脱贫之路,到如今生态友好下的可持续发展,所有的一切,都在这片土地上静默发生着。而在其背后,充满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博弈和融合。鲜少有地方如同西海固,在新中国成立后,蹒跚迈出的每一步,都和全局生态文明进程相呼应,和可持续发展相融合。
今年年初,被观众称为“土味扶贫剧”的《山海情》爆火,将西海固拉到了更多人眼前。而当昔日漫天风沙,世代贫苦的记忆被唤醒;当艰难跋涉,几代人破局脱贫的努力被呈现,那些关于人和环境,生态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再次提醒着当下,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正延展至更远的未来。
宁夏六盘山自然保护区内绿意盎然(无人机照片,6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昔日
宁夏西海固
曾经“苦瘠甲天下”
西海固在哪里?
1953年,西海固回族自治区成立,下辖西吉、海原、固原三县,“西海固”的名称即分别取自三县首字。1955年11月18日,西海固回族自治区改名为固原回族自治州。
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里几经变动,2001年7月7日,撤销宁夏固原地区(即西海固地区),设立地级固原市,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后一个由地区改为地级市的行政区域。
位于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境内的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在云海与绿林中格外醒目(2018年8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在地理位置上,这里地处黄土高原六盘山北麓的清水河畔,位于西安、兰州、银川三座省会城市构成的三角地带中心,是宁夏五个地级市之一。干旱缺水,成为这里人民最深的记忆。
水缺到什么程度?这里地处黄土高原,常年干旱,年均降水量仅约300毫米,蒸发量却在2000毫米以上。1972年,联合国粮食开发署将这里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老西海固人最深的记忆,就是没有尽头的等水、拉水。全村人的饮水,全靠山沟里渗出的一汪又苦又咸的泉水。每天清晨,鸡还没叫,泉水边已经等满了人。一汪泉水能装满3桶,而渗满就需要半个小时。遇见大旱年景,政府的送水车后面跟着一群即将干渴毙命的麻雀,赶都赶不走。
一列火车行驶在穿越腾格里沙漠的包兰铁路上(6月12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卢鹰摄
但事实上,西海固并不是一开始就最不适宜人类生存。
漫长的时间里,西海固虽然长期干旱,但直到唐代,“森林植被还占总面积的30%左右,草场植被面积占大半,农耕地仅占10%左右”,“草肥水美”。
转变来自之后多朝地方官员的垦殖无度。据学者赵云在《清至民国时期固原地区土地利用及其环境效应》中的介绍,一亩林地土壤流失为每亩4公斤,农地为238公斤,农闲地为450公斤。森林遭大规模破坏后,西海固丧失了大量林间储水,年蒸发量接近降水量的10倍,干旱更加严重,土地更加贫瘠。加上战争、自然灾害,破坏了西海固的生态。
终于,百年间,“人口增加—过度征用自然—引发灾害”成为恶性循环,干旱、半干旱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仅7至20人/平方公里,西海固超标4至10倍。
巨变
生态移民“破局”
干沙滩变“金沙滩”
西海固被破坏的生态,造成了当地土地的极度贫瘠。即使高产的玉米,在这里亩产也不过200余斤,而种子就得40多斤。如果种小麦,平均亩产只有100斤。在居民的记忆中,家乡是被砍伐得光秃秃的荒山秃岭,当地就在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怪圈中徘徊。
1972年,中国派代表团赴瑞典斯德哥尔摩参加全球首次人类环境会议。这次会议不仅开拓了中国代表团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也促使中国开始反思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此后,中国的环保事业蹒跚起步。
正是在这期间,宁夏南部山区,也开始反思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减贫实践。彼时,西海固自然条件极差,南部山区人口密度超过临界指标数倍甚至十几倍,人口超载已达到必须迁出一部分人口不可的地步。对此,当地政府想出了异地搬迁的办法。自1983年起,当地政府累计组织了123万山区群众迁往黄河灌区,占宁夏现人口总数的约六分之一。
在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立兰酒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农户在田间采摘葡萄(2019年9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1992年6月,中国派代表团参加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积极参与磋商,推动国际社会形成可持续发展理念。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战略被确认为国家战略。
“今日的干沙滩,明日要变成金沙滩。”这是1997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在银川城外永宁县的一片戈壁滩上的预言。2016年7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永宁县闽宁镇原隆移民村,当年“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景象早已成为历史,这里已经从当年只有8000人的贫困移民村发展成为拥有6万多人的“江南小镇”——干沙滩变成金沙滩的预言已成现实。
彼时,总书记指出:“移民搬迁是脱贫攻坚的一种有效方式。要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把移民搬迁脱贫工作做好。”“闽宁镇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我们要把这个宝贵经验向全国推广。”
新貌
可持续的未来
西海固披上了绿装
时间在走,“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时期,宁夏通过把34.5万人集中安置到近水、沿路、靠城和打工近、上学近、就医近以及具备“小村合并、大村扩容”的地方,让搬迁群众靠特色种养、劳务输出、商贸经营、道路运输摆脱贫困。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时期,宁夏统筹考虑水土资源、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等因素,将安置区选择在近水、沿路的地方,通过产业配套、劳务移民等多种途径,让搬迁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终于,“西海固变了!”
过去,这里每平方公里土地最多承载22人,却要养活142人。如今,迁出去的移民过上了好日子,迁出区的土地也得以休养生息。整个过程中,宁夏不断加大对迁出区生态修复力度,通过实施大六盘山水土保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中部干旱风沙区水土保持生态保护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让西海固披上了绿装。
经过治理后的宁夏固原市西吉县葫芦河(2018年8月8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据宁夏林业和草原局提供的数据显示,通过造林种草,宁夏已完成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230万亩,迁出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6%。
2018年,固原市在迁出区实施了“一棵树、一株苗、一棵草、一枝花”的“四个一”林草产业工程,已建成试验示范园17万亩,计划于2020年达到440万亩。昔日“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经过多年生态建设及修复,固原市在山间种出产业、种出风景、种出财富,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目前,全市的森林面积42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8.4%。
地变了,天也变了。生态修复还使移民迁出区小气候有所改善。固原境内的战国秦长城,与我国地理学上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如今,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已经跨过六盘山,越过长城,向着更西北方向前进。
小满之后,盛夏将至。在西海固,水蜜桃、火龙果、黄花菜生长旺盛……南果生北地,越来越多西海固人没种过、没见过甚至没听过的作物,正在这片大地上茁壮成长,成为这里走出贫困、可持续发展的“任意门”。
参考文献:
1、徐兴亚:《西海固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西海固究竟是一个什么地方?》,国家人文历史.2021.1.29
3、张剑智 陈明:《推进可持续发展建设全球生态文明的思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9年4期
4、《此心安处是吾乡——宁夏扶贫移民搬迁工作成就与经验综述》,中国扶贫2020.10.27
5、《明代九边重镇之一西海固为何从“富庶”走向“贫瘠”?》,北京日报.2021.2.10